由于手头的项目非常庞大(基本上是50人的团队,1500万的合同),对公司有战略意义,又是新老板来了之后的第一个大项目,因此,管理层对项目非常重视,老板会亲自关注细节。因此,该项目需要做的非常“规范”!当然,如何规范是针对现有公司的标准来讲的。具体特征表现在:
- 严格按照需求->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发布的模式对项目进行计划。
(听起来是严格的瀑布模式,呵呵,连一次迭代也没有。不过对于现在的公司来讲,能做到已经不错了。以前是基本没有设计阶段的,而且这次也会基本忽略测试阶段。) - 设计过程要求严格,例如一定要先搞出来物理模型并进行评审。然后再对各个模块的输入输出进行严格的定义。
(典型的面向过程的设计方式。我了解了一下,公司的整个软件部门似乎没有几个人使用过UML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更不用说更加激进的CRC分析之类的了。所以,理所当然,技术人员多数觉得JAVA框架中的ORM一层基本没有什么作用。当你告诉他们OOAD的过程中,物理模型有可能是最后一步时,很多人难以接受。)
(我想主要的原因很可能是:现在公司的管理层和技术骨干主要都是在90年代末期参加工作的,那时候国内正是面向过程的流行时期。所以大家都已经习惯于这样的设计方式。然后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延续下来……)
- 对文档的要求非常严格:包括在项目的第一周就需要提交细化到半年后的某一天的详细项目计划。而且各种文档名目繁多。
(大家都听说过滚动式规划,但是做起事来还是如此。最后都变成了交差。) - 项目计划的全部意义就是那个*.MPP文档。而且一般需要维护1000~2000行吧。
(既然老板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也就没有人敢质疑该如何维护2000行的project文档。)
- 项目管理制度中规定:项目组内部沟通以正式的书面沟通为主,口头沟通作为辅助。
(学过PMP或者对敏捷开发有兴趣的人会很吃惊是吧?) - 加班将作为项目组工作的一种常态。加班的目的是为了营造紧张的项目组内部的气氛。
(为了加班而加班!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客户造成的。客户是国家机构,嘴里高喊“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做起事儿来完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项目经理每天会忙于收发EMAIL,制定各种管理制度,以及制作各种报告等等。
不过似乎也不是一无是处,例如:
- 公司里面有一些强人自己包装了SPRING,开发了很好用的MDA框架。
- 老板亲自拍板,调集了公司最强的开发资源进入项目组。
- 暂时不用考虑项目成本问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