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买到了一本书《Applying Use Case Driven Object Modeling with UML, An Annotated E-commerce Example》。
买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今天到昌平听UML的培训课,课程内容过于初级了,于是便把这本书拿出来读。越读越感觉,这正是我寻找已久的东西!
o XP过程太过于极端,在中国完全不适合。大约两年以前我仔细的读过了一些关于XP的说明,当时就觉得这个东西是一群完美主义者搞出来的乌托邦。RUP过程又太过繁琐复杂了,对于几个月的项目如果要完全遵照RUP的话,项目组的人会疯掉。但是我们手头又没有多少可参考的东西来对RUP进行恰当的裁剪。ICONIX大小正合适,具有完全的实际应用价值。我可以明确的感受到,我所在的部门经过短期的培训完全能够实际应用ICONIX过程。
o 书中指导了分析设计人员使用UML中的最核心的图例来对系统进行分析,并讲解了具体的实施方法。一切都以实用为主。不像以往的书中全面的对UML进行介绍,到头来读者还是不知道实际该如何应用UML来分析系统。
o 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系统健壮性分析的过程,这在以往的教材中是没有的,填补了用例分析与时序图中间的空白。大大提高了系统分析到设计的可靠性。
o 书中不建议撰写复杂的用例格式,这和我给公司定义的新的需求分析文档模版的思路完全相同。
今晚重新下载了Sparx公司的Enterprise Architect 6.5。
以前也曾经使用过,当时就觉得功能很好,与我的项目管理的思路很配合,只是因为当时的软件对中文支持很差,才不得不放弃了。
这次又试了一下,中文一点问题也没有了。另外:
- 可以在用例图中填写用例的内容,并且系统提供了需求图模板。这样可以完全的在系统中进行需求分析的管理。
- 可以灵活定义使用何种开发过程,并提供相应的模板。
- 可以在系统中进行数据表的设计,可以在系统中进行TEST CASE的设计,可以在系统中进行项目计划以及项目管理。
- 系统提供了版本控制的接口。
- 强大的文档导出功能,意味着:可以在系统中进行分析与设计,然后由系统自动生成用于发布的文档。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此,我认为这款软件同公司项目开发的现状十分吻合,完全值得在我所在的开发部门进行推广!
可惜,老板以前并不支持我的想法,所以现在也不太可能有变化。毕竟Rational Rose XDE是太主流的工具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